不是每个人,都有好好长大的幸运。
—张安翔《回不去的家》
先道歉,因为看得太快的坏习惯,
直到第40页我才发现是罗兴亚人从缅甸逃到孟加拉。
而不是孟加拉逃到缅甸。
其实这个事实在第20页已有说明。
“1980年起陆续有罗兴亚人偷渡到孟加拉定居…”
但我完全被一开始的孟加拉国简介,
和自以为是的态度,
带偏了。
一叶障目。
不止罗兴亚人的课题,
很多本地课题,
我们也选择相信”所谓的新闻(煽动/误导)”。
就如翻阅这本书的我,
明明事实在眼前,
也会略过。
正题。
这是张安翔的第二本书。
对比第一本《磕绊》,
这次在排版和校对都更好。
也可能因为出版社不同的缘故啦。
这本并不是报导文学。
只是一个普通人,
走入难民的生活,
和一群也是普通人,
一起踏出奉献协助的节奏。
书中的故事都是那么相似,
艰苦的逃难,
偷渡,
黑工,
饥饿,
卖身,
强奸,
一直在生孩子,
和永远笼罩的死亡。
这些事,发生在一群人身上,我们会觉得同情和尝试协助。
但发生在数十万人身上?
那种无力隔着纸喷发。
很谢谢所有在庞大无力感下
坚持再做一点点的团队和个人。
世界很大,也很坏。
我们什么也不能改变。
但一点点的理解和尊重,
也会累积成改变的力量。
也祝愿我国政府早日签署联合国难民条约,
因为只有签署和承认他们的存在,
他们才能工作糊口,
才能打破黑工剥削的死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