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,敦馬哈迪的回憶錄,是仔仔細細地分析,他曾經歷過的馬來西亞。
那麼郭鶴年郭老先生的回憶錄,就像是年邁長輩跟你回憶他的人生故事,時間順序或許有時跳脫,但藏不住語意間的叮嚀。
“沒有人的財富是天上掉下來的”,這是在書中一直無意識重複的概念。
郭老曾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數十載,才有了現在的成就。
然而,他並不以此過度誇耀自己,反而言語間有時會透露,一些成就是因為恰好有人找上他合作。
但我並不認同這點。
我在書內看到的,除了他善於把握機遇,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印證。
那就是,只要你夠努力累積足夠多的本事,別擔心,你會吸引足以和你搭伙的人。
社會之所以現實,是因為每個人總是得過活,沒有人會閒著沒事拿錢和時間,去和一個沒本事的人合夥。
所以,如果你總是覺得,自己還沒有遇上伯樂,何不先拿放大鏡看看,自己是否已經夠資格,被稱為千里馬?
另一點覺得學到的是,做事得遵循道德原則,而這一點,他毫不諱言這是來自母親的指導。
我覺得,能數十年保持自己的原則做事,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。
時代變化莫測,生活多磨,我們是不是不知覺為了家人為了經濟,放棄一些以前的堅持?
科技讓世界變得快速,包括人心和人性。
變化並沒有不好,但無論何時,還是得記得自己的道德原則。
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,是他並不反駁貪婪的作用。
他承認貪婪是邁進的動力,但他也警告沒有壓抑的貪念帶來難以滿足的慾望。
勤奮、品德、謙卑、分享、知足,都是他分享他人生時的關鍵字眼。
或許郭老確實有運氣遇到很多機遇,但他真的有能力,才能把握不是嗎?
至於他談了很多經濟和其他事務,恕我資質愚鈍,還沒有很了解,就不多談啦哈哈。
PS:書中一些人名跟本地有出入,比如東姑好像是翻譯成東古,不過不影響閱讀。